1.项目意义
通过检验尿液了解有无尿糖、尿血、尿酮体、尿蛋白、尿亚硝酸盐等,反映机体或肾脏的代谢功能及有无尿路感染等情况。
尿常规检测主要包括
(1)尿液颜色:通常由负责收集尿液的护理人员、临床医师或检查人员直接目测。
(2)尿比重:反映尿液中水与尿中所含成分重量之比,主要目的是测量尿液中电解质等的浓度。
(3)尿潜血:表示尿液中有红细胞,但不是肉眼血尿,而是通过检验手段发现红细胞。若是少量出血,尿液颜色正常,但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,称为“显微镜下血尿”。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时会出现尿潜血。
(4)尿蛋白:肾脏是由肾单元(肾小球及肾小管)所组成,主要功能为排除体内过多的水分、代谢性产物、电解质及氢离子,使体内水分、酸碱度及电解质维持恒定状态。肾单元中的肾小球会执行选择性过滤功能,防止大分子(如蛋白质)经肾脏流失,因此当肾小球受损时,就会导致蛋白质出现在尿液中。
(5)尿管型:由肾小管分泌的Tamm-Horsfall黏蛋白,在肾小管中沉淀形成尿管型;身体不同状况或疾病,尿管型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和外观,因此观察尿管型有助于疾病的诊断。
(6)尿胆红素/尿胆原:为血红蛋白代谢后的产物。可协助肝胆疾病和溶血性贫血的诊断,尿胆红素的增高可以快速诊断临床上可疑的黄疸。
(7)亚硝酸盐:尿路感染,细菌产生亚硝酸盐,尿液亚硝酸盐检验呈现阳性。
(8)尿糖:血液经肾小球过滤后,血液葡萄糖也会跟着尿液进入肾小管,肾小管会将葡萄糖重吸收回血液,当血液中葡萄糖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或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变弱,多余的葡萄糖会随尿液排出,呈现尿糖阳性。
(9)尿酮体:酮体是脂肪酸代谢的产物,体内的升糖激素、肾上腺素及生长激素等在饥饿或糖尿病等状况下,会促使脂肪组织分解成脂肪酸,并释放脂肪酸进入血循环中。人体过度利用脂肪酸作为能量供应来源时便会产生酮体。酮体会降低血液酸碱度,甚至造成酸中毒。当血液中酮体升高时,会通过肾脏排到尿液中。
2.适用范围
(1)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肝肾功能异常患者。
(2)已知肾功能不全者。
(3)健康体检人群。
3.关联检测项目
(1)尿微白蛋白定量。
(2)胱抑素C、血常规、肝功能、肾功能、血糖等。
(3)泌尿系统彩超。
4.注意事项
(1)女性月经期不检。
(2)检前避免寒冷、过度剧烈运动。
(3)取中段尿检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