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项目意义
血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(Glu)。葡萄糖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,也是能量的重要来源。正常人体每天需要很多的糖来提供能量,为各种组织、脏器的正常运作提供动力。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。正常人血糖的产生和利用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,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,这是由于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大致相同的结果。人体在空腹的时候血糖正常值在3.9~6.1mmol/L,血糖值对于疾病的治疗和疾病的观察都有着指导意义。
餐后两小时血糖是指从第一口饭吃下去开始,过两小时测得的血糖值。餐后血糖检测的方法有很多种,其中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,是指给成人口服75g葡萄糖,儿童按每公斤体重1.75g计算,总量不超过75g,然后测其血糖,观察病人耐受葡萄糖的能力。餐后血糖正常值在7.8mmol/L以下,是比较理想的状态;餐后血糖值在7.8mmol/L和11.1mmol/L之间,称为糖耐量异常,或者是血糖偏高,是糖尿病的先兆;餐后血糖值在11.1mmol/L以上,则属于糖尿病。
血糖检测主要应用于
(1)空腹血糖检查是诊断糖尿病可靠的方法。空腹血糖浓度反映胰岛β细胞分泌基础胰岛素的能力。根据WHO的诊断标准,空腹血糖两次>7.8mmol/L,即可诊断为糖尿病,ADA(美国糖尿病协会)的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>7.0mmol/L即可明确诊断。目前国内糖尿病界趋向于后一种诊断标准。
(2)血糖监测可以更好的掌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变化,对生活方式以及合理用药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,并可以帮助患者随时发现血糖问题,及时到医院就医。
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主要应用于
(1)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是诊断和发现糖尿病的另一种重要方法。临床上有不少病人,空腹血糖不高,但餐后2小时血糖明显增高,也可诊断为糖尿病(≥11.1mmol/L)。
(2)餐后两小时血糖值能较好地反映饮食及服药是不是合适,可根据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来调整饮食和药物,是空腹血糖所不能代替的。
(3)了解胰岛β细胞功能和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,是诊断糖尿病的确诊试验,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,对于处于其他疾病急性期的患者,可能需要重复检测以明确糖尿病的诊断。
2.适用范围
(1)肥胖人群。
(2)空腹血糖异常,糖尿病患者,糖尿病疗效观察。
(3)有糖尿病家族史者。
(4)健康体检。
3.关联检测项目
(1)C肽、胰岛素、糖尿病三项、糖化血红蛋白。
(2)眼底照相、糖尿病风险筛查。
4.注意事项
(1)空腹血糖抽取静脉血,要求隔夜空腹至少8~12小时未进食后,上午9点前且早餐前采的血,餐后2小时血糖结合空腹血糖采血,2小时期间避免剧烈运动,体力劳动,安静休息,不能吸烟,禁食、禁水。
(2)对于怀疑有反应性低血糖的患者,延长时间,加测服糖后4小时和5小时的血糖;观察服糖后的反应,如出现面色苍白、恶心、晕厥者应立刻停止检测并及时送医。
(3)糖尿病患者不要为查空腹血糖而擅自停药,这样得出的检查结果既不能准确反映病情,又会造成血糖升高而加重病情。
(4)血糖试纸检测:扎手指采血,可以及时出结果,非常方便,其检测结果与抽血结果相差10%~20%,但血糖检测结果稳定性差,因此不能用来诊断糖尿病。
(5)标本为血清,采用分离胶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