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项目意义
类风湿因子(RF)是一种以变性IgG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,无种属特异性。类风湿性关节炎(RA)病人和约50%的健康人体内有产生RF的B细胞克隆,在某些病理因素如变性IgG或EB病毒直接作用下,可大量合成产生RF。RF与天然IgG结合能力较差,但易与免疫复合物中的IgG或聚合IgG反应。RF有IgG、IgA、IgM、IgD、IgE 5种类型,检测RF对类风湿性关节炎(RA)的诊断、分型和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。检测RF的方法很多,常用的有胶乳凝集试验和ELISA法,胶乳法主要测定的是IgM类RF;ELISA法则可用于测定不同Ig类别的RF,而且还可实现定量检测,较有实用价值。
主要应用于
(1)RA患者血清中高效价的RF存在并伴有严重的关节功能受限时,常提示预后不良。未经治疗的RA病人RF阳性率约为80%,胶乳法滴度常在1:160以上,正常人中约有1%~4%呈弱阳性反应。
(2)各类Ig中,IgG-RF与RA患者的滑膜炎、血管炎和关节炎症状密切相关;IgA-RF见于RA、硬皮病,Felty综合征和SLE,是RA临床活动性的一个指标,IgD-RF研究甚少;IgE-RF除RA病人外,也见于Felty综合征和青年型RA;IgM-RF的含量与RA的活动则无密切关系。
(3)在非RA患者中,RF的阳性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,但这些人以后发生RA者极少。
2.适用范围
(1)类风湿关节炎患者。
(2)关节疼痛、四肢屈伸不利人群。
3.关联检测项目
(1)抗“O”,血沉。
(2)抗环瓜氨酸抗体。
4.注意事项
(1)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,应禁食。
(2)标本为血清,采用促凝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