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项目意义
AFP是一种单链糖蛋白,根据其与小扁豆凝集素( Lens culinaris agglutinin , LCA)的亲和力从低到高依次分为AFP-L1、AFP-L2和AFP-L3, AFP-L1主要见于良性肝病, AFP-L2主要由卵黄囊产生并多见于孕妇,而AFP-L3主要来源于肝癌细胞,也被称为甲胎蛋白异质体。AFP-L3在原发性肝癌的辅助预测、诊断、疗效评估、预后判断及复发监测中均有重要应用价值。AFP-L3具有鉴别诊断良恶性肝病的能力,肝细胞癌定性诊断中测定AFP-L3,有利于其对影像学检查无法确诊的肝占位性病变进行鉴别,被称为新一代肝细胞癌标志物。
AFP-L3具有肝细胞癌早期诊断及预警作用,在影像学检查尚未发现肝细胞癌特征性病变时,对AFP低浓度阳性病例进行AFP-L3检测,可以早期发现很多血清AFP为20~50μg/L的肝细胞癌。
(1)有助于良、恶性肝病的鉴别诊断
①由于AFP升高可见于肝细胞癌(HCC)及非肿瘤性肝病,因此检测AFP-L3有助于肝癌与其他良性肝病鉴别诊断。
②以AFP-L3%≥10%为阳性临界值诊断肝癌的灵敏度为70%。
③AFP-L3%诊断肝癌的特异性极高,高达95%以上。
(2)肝癌的辅助诊断
①AFP-L3是独立的诊断肝癌的指标,联合AFP及DCP可提高肝癌诊断的价值。
②对于低水平AFP人群,AFP-L3可辅助预测、诊断HCC。
A.AFP-L3升高与肝癌密切相关,且不受总AFP水平的影响。
B.检测AFP-L3%是AFP低水平持续阳性患者及小肝癌AFP尚未明显升高时早期预报肝癌发生的重要指标。
③更优秀早期预警肝癌发生的指标。
A.研究发现AFP-L3%升高较影像学检查阳性早出现3~28个月, AFP-L3%阳性预测肝癌发生的正确率为94%。
B.AFP-L3%升高的肝硬化病人大多数在3~18个月内被诊断为肝癌。
(2)AFP-L3可作为独立标志物监测HCC的预后及复发。
①血清AFP-L3%高水平往往和肿瘤倍增时间短、高侵袭性和预后较差相关。
②术前AFP-L3阳性、术后AFP-L3持续阳性、阴性转阳性,肿瘤的行为更具有侵犯性,肿瘤复发率较高,以及临床结果较差。
AFP-L3含量升高见于:肝细胞癌、病毒性肝炎与肝硬化、妊娠。
2.适用范围
(1)乙肝感染者、肝硬化者、AFP升高而肝脏影像学检查阴性者、可疑肝细胞癌者、有肝癌家族史者。
(2)有长期嗜酒史者。
(3)健康体检。
3.关联检测项目
(1)肝功能、乙肝两对半、丙肝抗体、其他肿瘤标志物。
(2)肝彩超、肝脏CT、肝脏MR。
4.注意事项
(1)随机采血,无需空腹。
(2)标本为血清,采用促凝管。